博导介绍

政治学

当前您的位置: 研招主页 > 博导介绍 > 政治学 > 正文 >

纪忠慧

职称/职务:

E-mail:

通讯地址:

男,1965年生。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主任、战略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

教育背景

1989.091992.06  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电视编导专业

1992.091996.12  辽宁大学中文系新闻学专业文学学士

1997.092000.06  辽宁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

2004.092007.06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文学博士


教研背景

20078月至今,为本科生开设《新闻学概论》《舆论学概论》《中外传播史》《电视实务》《DV文化》,为研究生开设《传播学研究》《战略传播与国家安全》《美国舆论专题》等专业课程,获评国际关系学院“最受毕业生欢迎的教师”

部级优秀教师、部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

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开展学术创新计划及社会实践活动,多个项目入围首都高校服务北京“双百行动计划”、“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高水平赛道并屡获佳绩。

牵头成立国际关系学院战略传播研究中心,打造战略传播与国家安全学术品牌,旨在深度探索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与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内在联系及其协同运作逻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撰写多篇研究报告,培养拔尖梯队人才。当前,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战略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根据学院党委部署和主要领导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战略传播研究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既要建好高水平的研究中心,又要建好一流专业和一流学科,不断深化对国际传播规律的认识,不断提升对外传播人才培养质量,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正确对华认知,保障国家利益不受侵害、国家主张不被动摇,进而更好地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学术兼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新闻教育改革中国专家组成员。


研究方向

战略传播与国际新秩序


学术论文

1.中国特色舆论学知识体系的三个基本向度[J].新闻世界,2024.02

2.战略传播视域下的楔子战略:原理、机制与方法[J].现代传播,2024.01

3.美国战略传播体系的国家安全协同机制研究[J].现代传播,2024.01

4.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总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十年侧记[J].电视研究,2022.11.

5.从全景展现到重点阐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全国两会报道精品巡礼[J].电视研究,2022.04.

6.高价值言论的光荣与梦想——筑牢新型主流媒体言论品牌融合传播的价值高地[J]. 电视研究. 2021.05.

7.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的内容进路[J]. 电视研究. 2021.01.

8.高价值言论的法理与哲理[J]. 现代传播. 2020.05.

9.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主流舆论新动能——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10.“疫”报道为例[J]. 电视研究. 2020.05

11.新闻专业主义视域下的电视新闻故事化[J]. 电视研究,2018.07.

12.移动传播:主流媒体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建构[J]. 电视研究 2017.10

13.改文风的媒体使命与转型中国新时代[J]. 现代传播,2013.06.

14.舆论管理创新的理念及实现方式[J].南京社会科学,2012.10.

15.诚意缺失的“传媒假事件”[J]. 新闻记者 2012.10.

16.去功利化:新闻立台的深层解析[J]. 现代传播,2011.07.

17.美国舆论管理的理论动向[J]. 南京社会科学,2010. 08.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8.全球化背景下的公众舆论——论非传统安全与软力量的舆论支点[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10.06),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新华文摘摘编,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

19.舆论动力学视野中的美国权力引擎[J]. 现代传播,2009.12

20.新闻发布:阳光政府与透明权力的制度之变[J]. 新闻与写作,2009.04

21.新闻理论体系建构的三个十年[J]. 国际新闻界,2008.12.

22.试论舆论的规则管理[J]. 国际新闻界,2006.10.

23.美国政府的新闻治国[J]. 国际论坛,2006.03.

24.构建和谐社会的舆论观[J]. 现代传播,2005.08.


学术专著

《美国舆论管理研究》,新华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舆论学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

科研项目

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3项、在研2项。主持完成北京市国家安全学科高精尖项目3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多项。


其他成果

《加强国家安全话语建设,塑造国际安全舆论环境》《美国战略传播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启示》等多篇研究报告获得中央部委采纳或领导批示。


社会服务

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各项公益事业,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政协及中央部委专项研究项目,或应邀为中国日报、中国科协等系统内外各类培训班授课,担任“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评委或各类文化传播、国际传播论坛演讲嘉宾。


联系方式

邮箱:jizhonghui@uir.cn


版权所有: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坡上村12号 邮政编码:100091 联系电话:010-6286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