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导介绍

国家安全学

当前您的位置: 研招主页 > 博导介绍 > 国家安全学 > 正文 >

杨良斌

职称/职务:

E-mail:

通讯地址:

杨良斌,男,1976年生。

国际关系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产教融合育人基地负责人,教授,博士。


教育背景

   19969-20007月北京科技大学,学士学位;

   20009-20037月清华大学,硕士学位;

   20069-20097月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

教研经历

2003年入国际关系学院,2014年担任信息科技系副主任,2023年担任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


学术兼职

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部大数据专家,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开源情报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信息内容安全、社交网络分析、数据安全等。


学术论文

1. Micro-blog friend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s based on Content and social relationship[J]. The 5th IET/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 Computing (FC 2016), 2016, 12: 68-73.  (EI)

2.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研究[J]. 情报杂志,2016, 35(12): 81-87,80. (CSSCI)

3. 10年来国际网络安全领域研究现状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J]. 情报杂志,2017, 36(1): 92-100. (CSSCI)

4. 跨学科视角下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发展状态分析[J]. 情报学报,2017, 36(5): 461-472. (CSSCI)

5. Research of Thunderstorm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Credit Scoring Model[J]. The 4th IET/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 Computing (FC 2015), 2015, 12: 55-64. (EI)

6. Clustering of Freight Vehicle Driving Behavior Based on Vehicle Networking Data Mining[J]. The 6th IET/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 Computing (FC 2017), 2017,12:12-23. (EI)

7. 基于带权三元闭包的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研究[J]. 情报杂志,2019, 38(6): 168-173.  (CSSCI)

8. Zeng Chuan, Yang Liangbin. Research on emotion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multi-task learning model[J], CAIBDA 2022 -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ig Data and Algorithms, 2023 (1):125-129.  (EI)

9. An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J], 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FC 2021), 2021, 827,1-19. (EI)

10. 基于预训练模型的漏洞信息检索系统研究[J], 情报杂志,2024, 43(8): 84-91.  (CSSCI)

11. 基于权值对三角关系中结构平衡的预测研究[J], 情报杂志,2024, 43(7): 131-137.  (CSSCI)

12. Research on public opinion analysis of COVID-19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J]. 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s,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CEEIE 2023, 2023, 12922(1): 1-12.  (EI)

13. Research on Emergency Search and Event Evolutionary Graph Construction in Social Networks[J]. 2023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ICCCS 2023, 2023(1): 908-915.  (EI)

14. Review of rfid security technology[J]. Modern Industrial Iot,Big Data and Supply Chain, Proceedings of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Iot, Big Data and Supply Chain. 2021, 12128(6): 1-6.  (EI)

15. Reinventing Web Security: An Enhanced Cycle-Consistent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Approach to Intrusion Detection. Electronics. 2024, 13(9):1711-1716. (EI)

16. From Vision to Sound: The Application of ViT-LSTM in Music Sequence. Advanced Intelligent 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ICIC 2024.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24, 14864: 155-166. (EI)

17. Adaptive Intrusion Detection Strategy Driven by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in SDN Architecture. 2024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System and Data Science. (EI, Accepted)

18. TAM-CNN: An Enhanced Malicious Encrypted Traffic Detection Method with Feature-Threshold Images. ACM-TURC'24: Proceedings of the ACM Turing Award Celebration Conference-China 2024.  (EI, Accepted)

19. Client Dependability Evaluation in Federated Learning Framework, 2024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System and Data Science.  (EI, Accepted)


学术专著

杨良斌. 社交网络分析理论与实例. 专著. 九州出版社,2023年。


科研项目

1. 科学前沿领域遴选的主题聚类方法研究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项子课题,负责人。

2. 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建设中国科学院横向项目,负责人

3. 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多数据融合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国家级预研项目,负责人。

4. 社交网络大数据环境下信息传播模型构建与关键技术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负责人

5. 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框架下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创新团队项目,负责人。

6. 国家安全学框架下大数据技术与网络安全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创新团队项目,负责人。

7. 网络安全领域前沿跟踪研究,中国科协软课题一般项目,主要骨干。

8. 国家安全风险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项目,参与人。

9. 基于大数据的移动用户轨迹挖掘算法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学术专著项目,主要骨干。

10. 国家安全视角下社交网络的实体识别与影响机制研究,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高精尖学科建设科研专项项目,负责人。

11. 大数据环境下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场景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高精尖学科建设科研专项项目,主要骨干。

12. 世界一流学术期刊编委任职的统计分析中国科学院横向项目,负责人

13. 基于机器学习的人物姓名数据清洗与消歧规范中国科学院横向项目,负责人

14. 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北京市教委项目,主要骨干

15. ‘新工科+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下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负责人


其他成果

一种基于多指标的知识图谱生成方法,专利号:ZL 2021 1 0436666.12021年。(排名1)


社会服务

202212月接受北京考试报专访,讲授获得北京市优质课程的《社交网络分析》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这些学生喜爱的“神仙课”是如何炼成的》的一部分,发表在《北京考试报》1675期。


联系方式

邮箱:ylb@uir.edu.cn




版权所有: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坡上村12号 邮政编码:100091 联系电话:010-62861184